介電常數及介質損耗測定儀是用于測量材料的介電性能(包括介電常數和介質損耗)的儀器。以下是其基本原理與測量方法的詳解:
一、介電常數測定基本原理與測量方法
1.基本原理
介電常數測定儀主要采用電容法進行測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質對電場的響應特性,測量物質在不同頻率下的電容值,進而計算得到介電常數。具體來說,當物質置于電場中時,會發生極化現象,從而產生電容效應。通過測量電容器的電容值,并利用電容器的公式C=εA/d(其中C為電容值,ε為介電常數,A為電極面積,d為電極間距),可以計算出介電常數。
2.測量方法
(1)設置平行板電容器:在測定儀中設置一個平行板電容器,其中一個平板固定不動,而另一個平板可以移動或改變距離。將待測物質作為電容器的介質,放置在兩個平行板之間。
(2)施加交流電壓:通過連接電源施加交流電壓,使電場形成。在電場作用下,待測物質極化并產生電容效應。
(3)測量電容值:根據電容器的特定公式,通過改變電源頻率,從低頻到高頻逐步掃描,記錄不同頻率下的電容值。
(4)計算介電常數:根據測得的電容值和已知參數(如電極面積、電極間距等),利用公式計算出介電常數。

二、介質損耗測定基本原理與測量方法
1.基本原理
介質損耗測定儀主要采用諧振法進行測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帶有待測樣品的諧振回路,測量在諧振狀態下的電壓和電流,進而計算得到介質損耗。具體來說,在諧振狀態下,電流和電壓的相位差為零,能量傳輸最大。通過測量諧振狀態下的電壓和電流值,以及激勵信號的頻率,可以計算出介質損耗。
2.測量方法
(1)設置諧振電路:在測定儀中設置一個諧振電路,包括電感器和電容器構成的并聯回路。將待測樣品作為電容器的介質,連接到諧振電路中。
(2)激勵諧振電路:通過信號源激勵諧振電路,使其達到諧振狀態。
(3)測量電壓和電流:在諧振狀態下,測定儀會記錄在諧振狀態下的電壓和電流值,同時測定激勵信號的頻率。
(4)計算介質損耗:根據諧振電路的特性和測得的電壓、電流值,以及激勵信號的頻率,可以計算出介質損耗。
(5)多頻率測量: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材料的介質損耗特性,可以進行多個頻率下的測量,從而得到介質損耗與頻率的關系曲線。
三、其他測量方法
除了上述電容法和諧振法外,介電常數及介質損耗測定儀還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進行測量,如電橋法、共振頻率法、時域反射法等。這些方法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的測量需求和場景。
介電常數及介質損耗測定儀的基本原理與測量方法是基于物質對電場的響應特性和諧振原理進行的。通過精確測量材料的電容值、電壓和電流等參數,可以計算出介電常數和介質損耗,為材料性能評估提供關鍵數據支撐。
翻譯圖片